谯城区古称“谯”,已有年的历史。谯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,是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、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,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而对于我们谯氏人来讲,谯城也从另一方面见证了我们谯氏民族的发展,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谯城历史吧! 谯城区 谯城区是安徽省亳州市的唯一市辖区,在历史上一度被更名为“亳州”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,西、北、东三面分别与河南省周口市的鹿邑县,商丘的睢阳区、夏邑县、永城市交界,东南与涡阳、南与太和接壤。是亳州全市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 历史发展 一先秦 周初时期:亳州是神农氏后裔的封地,置焦国。 东周时期:陈国于此建焦邑、夷邑。陈国被楚国灭国之后,此地属楚国。 二秦汉 秦时期:置谯县,属泗水郡。 东汉时期:东汉汉建武十八年豫州刺史部治于谯县[6-7](今谯城区)。下辖颍川郡、汝南郡两郡,梁国、沛国、陈国、鲁国四国,县城97个。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:魏文帝皇初二年封谯郡为陪都,与许昌、长安、洛阳、邺城并称五都。 西晋时期:谯是谯国治所,北魏正始4年为南兖州治所。 北周时期:北周建德六年(年),北周灭北齐,南兖州属于北周。鉴于谯城为军事重镇,北周在谯县设置总管府,统辖数州。北周大象元年(年),周静帝将南兖州改成亳州,亳州之名始于此。 四隋唐 隋时期:改为谯郡。 唐时期:谯郡更名为亳州,下辖谯、临涣、酇、城父、鹿邑、蒙城、永成、真源8县。 五宋元 宋时期:亳州属于淮南路,真宗升亳州为集庆军,置节度使,统县七。 金时期:亳州属于南京路,下辖6县5镇。 元时期:亳州属汴梁路,下辖6县。 元至正时期: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,建立宋政权,以亳州为国都,至此亳州正式成为三朝古都。 六明清 明初期:亳州一度为县,属于南直隶凤阳府,弘治9年,又升为州。 清初时期:亳州属于安徽布政司直辖,雍正二年升亳州为直隶州,以太和、蒙城来属。年清廷镇压捻军后,拆亳州、宿州、蒙城、阜阳各一部分设涡阳县。 七现代 国民政府时期:亳州改为亳县,由省直辖。 年:国务院决定撤销亳县建制,设立县级亳州市。 年:收归省直辖(副地级) 年:设立地级亳州市,原县级亳州市改制为谯城区。 年:谯城区乡镇区划调整,具体调整方案:撤销大寺、三官、张集、安溜4个镇,分别将其并入谯东、双沟、古井、牛集镇。区划调整后的谯城区辖3个街道、20个镇、2个乡。 谯城是谯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,迁徙位置的重要里程碑,所有谯氏宗亲都应了解它,并记得这段文明,为传承我们谯氏文化略尽绵薄之力!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jg/pgjg/3063.html |